坐骨神经痛怎样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何检查报告和医生诊断不一致4个常见误区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50406/m3vdfag.html

在骨科门诊中,李医生经常遇到这两种场景:“医生,我腰痛得厉害,是不是患了腰椎间盘突出?”

或者“医生,为啥我做了个核磁共振,报告上显示腰间盘突出,你却说我不是腰突症呢”?

腰椎间盘突出症很常见,但在门诊过程中,很多患者对于腰突的认识存在不足,进而不能有效地诊断和治疗该疾病。接下来,李医生会对腰间盘突出以及腰痛的几个常见的误区,给大家做一个详细的讲解,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腰痛。

一、腰痛≠腰椎间盘突出

腰痛非常常见,在人的一生当中80%的人会经历腰痛。很多患者在遇到腰痛的情况时,最先想到的就是腰间盘突出。但导致腰痛的原因有很多,腰间盘突出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而腰痛又分为急性腰痛和慢性腰痛。不同的腰疼表现也有所不同。

急性腰痛是指突然发生的强烈的腰痛,导致患者疼痛难以活动。可能是发生在搬运重物时,突然用力使得腰部骤然承受超出承受范围的负重,从而扭伤了腰部。也可能发生在剧烈运动后,劳累的肌肉没有得到缓解,使得肌肉和附近的筋膜发生炎症,出现疼痛。而且这种疼痛不会立即出现,往往出现在运动两天后。

急性腰痛更多的是由肌肉疼痛所引发的,所以经过休息和理疗后,这种疼痛能够得到缓解。一般不需要进行相关影像学的检查。但如果疼痛超过2个星期以上,则需要做相应的检查。

而慢性腰痛则是,腰痛反复发作,出现长时间的腰部疼痛、无力。随着病情的发展,疼痛程度加强,由初期的不强烈疼痛发展为难以忍受的疼痛。一旦出现3个月以上的反复发作的腰痛,即可判定为慢性腰痛。

慢性腰痛由于发病原因不同,也有不同的表现。如果是由肿瘤、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等明确的疾病所导致的腰痛,被称为特异性的慢性腰痛。但是,80%-90%的慢性腰痛是没有统一的、特定的病因,像椎间盘突出及突出引起的神经源性疼痛、小关节紊乱、或脊柱弯曲等原因,也会导致慢性腰痛的发生。

腰痛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因此,不是所有腰痛都是慢性疼痛的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

二、检查报告≠临床诊断

相信大家遇到或听说过,影像学检查报告和临床医生诊断结果不一样。这是怎么回事呢?该相信影像学检查报告还是临床医生的诊断呀?

现在,医院,做影像学检查的人(如核磁共振检查),和写核磁共振报告的人大多不是一个人。说得更明白一点就是,写核磁共振报告的医师,只能看到你的片子,见不到你的人。他们仅仅只是对于影像学片子的表征进行一个客观的描述,并没有结合患者的体征和既往病史,所作出一个属于影像学本身的诊断。(如下图所示)

而临床医生,他们除了要看影像学片子和检查报告,还会对病人进行面诊,查体。并且会根据病人的既往病史,疼痛时间和疼痛状况做一个详细的判断。通过面诊之后,必要情况下,还会结合抽血化验单以及其他常规检查,最后才会得出一个“临床诊断”。

特别是对于有经验的骨科医生来说,他们基本上不需要看影像学报告、因为临床医生的诊断经验和阅片能力大部分远远高于幕后写报告的年轻的影像科医师。检查报告仅仅是给临床医生做诊断参考的,具体的症状诊断还需要临床医生结合具体的病情作出判断。

因此,就医时,最好带着自己拍的片子,而不是单单拿着影像报告,告诉医生自己患了什么病。请相信医生最后的“临床诊断”,不要按着自己的观点去自行理解影像报告。

三、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更多的是指影像学上的概念,即经过CT等影像学检查后,椎间盘在片子显示向后突出。而“腰椎间盘突出症”,则是由于椎间盘病变,从破裂的纤维环中脱出,突出压迫到神经所引发的一系列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在影像学上很常见,但不是有椎间盘突出的情况,就一定会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状。特别是对于老年群体来说,腰椎退化,影像学上的腰椎间盘突出发生的概率越大。但影像学诊断出的腰椎间盘突出,并不一定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二者虽只有一字的不同,但二者还是有一定区别的。而二者最大的区别是有无症状。腰间盘突出症相较于腰间盘突出最显著的特征是,出现腰痛、下肢麻木无力、腰椎活动受限、脊神经受压等症状。病症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瘫痪。

仅仅是影像学上的腰椎间盘突出,而没有结合临床的诊断,只是对片子的一种描述,是没有意义的诊断。因此,报告上显示的腰间盘突出,并不代表你的症状就是由于突出的椎间盘所引起的。

医生建议,如果影像学上显示腰间盘突出,但并没有相应的症状。此时,不必着急去按照腰椎间盘突出症去治疗。可以先改变不良的坐姿习惯,进行相应的腰背肌肉的锻炼,来缓解腰突的情况。但是,一旦出现相应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典型症状时,就要引起注意,及时地治疗。

四、坐骨神经痛(根性痛)≠腰椎间盘突出症

关于坐骨神经痛,很多人都以为是腰痛引起的。但坐骨神经痛不是一个特定的一个疾病,而是由腰骶神经根受到压迫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反应。确实,腰间盘突出会有坐骨神经痛的表现,但二者从各方面来说还是有区别的。

从理论上看,以脊柱L5神经根的走向为例,当L5椎体侧缘骨赘、骶翼与L5肥大的突出压迫到L5神经根,会显示出和腰间盘突出症相似的下肢疼痛。当脊神经远离椎间孔区域,使得L4-S3脊神经受影响,几条腰神经汇到骶丛神经,就导致坐骨神经痛。

从疼痛部位上看,坐骨神经由腰骶丛神经构成,当其受到压迫和刺激,疼痛常出现在臀部后外侧、大腿根部等远端部位。而腰椎间盘突出是由于突出的椎间盘压迫到相邻神经,而产生的主要以腰部为主的疼痛,但疼痛后期也会发展到下肢。

从二者关系来看,腰椎间盘突出可能会导致坐骨神经痛的出现,坐骨神经痛是腰间盘突出症的症状表现。前者可以是引起后者的病因。因此,这也是临床过程中很大一部分人出现坐骨神经痛被诊断为腰间盘突出症的原因。

但是,临床中也有一部分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所导致的腰腿疼痛,却被诊断为坐骨神经痛。这是由于腰骶神经并非只有受椎间盘的刺激和压迫才会出现疼痛。临床中,坐骨神经受梨状肌卡压和刺激影响,受结核肿瘤压迫、以及坐骨神经发炎等影响,都会出现类似于腰突症的疼痛和麻木。

因此,出现坐骨神经痛并不一定就是腰间盘突出症,具体还要临床医生结合相应症状来判定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坐骨神经痛。

医生有话说

总之,关于腰痛这一常见现象会由种种原因导致。对于影像学的片子诊断结果也不要过分解读。建议大家在向临床医生描述病情时,只需要出示拍的片子即可,不必过于纠结临床诊断结果和片子报告显示不一这一问题。

希望本文能让大家对于骨科检查中常见的误区,能够有一定的了解,避免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一脸懵的现象。

我是认真科普的李医生,您的健康,我来守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