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是一项很困扰人的疾病,会造成从臀部延伸到腿部、脚掌的酸麻及抽痛症状,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无力的情形。最常见的成因是坐骨神经在腰椎或臀部受到压迫,导致上述的症状。坐骨神经在腰椎受压迫的原因是常听到的「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或是「腰椎退化」等疾病,这些患者通常除了坐骨神经痛,还会合并腰部疼痛的症状。医师们发现,有些患者除了坐骨神经痛外,完全没有腰部疼痛,反而在臀部「梨状肌」的位置有压痛。于是自从年起,「梨状肌症候群」这个医学名词开始被提出,也渐渐受到重视。
替「深臀空间」背黑锅的梨状肌
虽然称为「梨状肌症候群」但其实梨状肌所在的「深臀空间」还有六条小肌肉,与梨状肌一起控制髋关节的活动。在图片中可以由上而下看到梨状肌(P)、上孖肌(SG)、闭孔内肌(OI)及下孖肌(IG)等四条容易影响坐骨神经的肌肉,还有一条没画到股方肌也会压迫坐骨神经。
梨状肌之所以背了这么久的黑锅是因为先天构造,78%的人坐骨神经(SN)是如上图一样走在梨状肌(P)下方,又有21%的人坐骨神经会以下图b~f的各种型态穿过梨状肌,容易被梨状肌给夹住。所以长久以来医师们总认为,梨状肌是唯一在臀部压迫坐骨神经的凶手。
「深臀空间」压迫坐骨神经的真凶
会在臀部「深臀空间」造成坐骨神经压迫的真正原因其实有很多,常见的原因有下列几种:
纤维或是纤维血管束带
梨状肌症候群
孖肌—闭孔内肌症候群
坐骨—股骨夹挤症候群(坐骨-股方肌)
腿后肌压迫
由于每一种都可以写一篇文章来介绍,在这边就不一一说明,总之梨状肌长久以来当了这么多问题的代罪羔羊,在看到这边以后,是不是让人想大喊:「放开那条梨状肌!」来洗清它的罪名呢?
「深臀症候群」的典型症状
总之,众多的问题都会在深臀空间压迫坐骨神经,而这些问题的临床表现相似,但区分困难,所以近年来被统合称为「深臀症候群」。
深臀症候群的典型症状包含
后方髋部或臀部疼痛合并臀部或大转子后方疼痛
有如同坐骨神经痛的传导痛(自臀部延伸到大腿、小腿、甚至足部)
无法久坐超过20~30分钟
可能因疼痛或无力造成跛行
受影响的脚有麻木、感觉异常或是感觉迟钝
少部分的人可能合并友椎间盘突出导致的坐骨神经痛,而导致难以区分
「深臀症候群」的诊断及治疗
由于深臀症候群的诊断相对不容易,很多患有坐骨神经痛的人在第一次就诊的时候没有办法被精准的诊断出来。根据统计,有6~17%的坐骨神经痛病人,在第二次就诊时,会被诊断出梨状肌症候群这类「深臀症候群」的问题。但也有不少人就一直被当作是椎间盘突出,而长时间接受无效治疗。
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可以缓解深臀症候群的症状,但姿势矫正、筋膜放松、搭配核心肌群及髋关节外围肌力的强化才是预防症状复发的重中之重。
对于严重疼痛的患者,在超音波导引之下进行深臀空间的类固醇注射通常能有效快速缓解症状。如果能清楚分辨压迫神经的缠套组织,进行「神经解缠套注射」也有很好的长期效果。
在超音波导引下将注射针头伸到梨状肌进行注射
对于药物、物理治疗、运动训练、注射治疗都无效的病人,可能会需要在关节镜下直接观察深臀空间内坐骨神经的状况,松解缠套的组织,才能治愈这个难缠的问题。
服务内容:
脑中风康复:早期神经康复配合治疗、多数患者60天可以辅助步行.
骨科术后康复治疗:功能恢复时间缩短30%
五十肩(冰冻肩):五到十次治疗关节活动度与疼痛基本改善
颈椎/腰椎:椎间盘突出的物理治疗、五到十次治疗疼痛基本改善
运动伤害康复:治疗运动员与运动爱好者常见损伤、指导科学训练
居家康复:中风、慢阻肺、颈肩腰腿痛上门治疗
泰安台湾特色康复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