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标题,相信不少人都会说:
走路而已,还能看出什么健康问题?这不是搞笑吗?
的确,走路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但也有研究发现:正因这种基本的动作,实际上也能作为评估中老年人健康的基本状况。
纳尼?走路也能测出寿命长短?
人体如同一架精密的仪器,任何病变异常都会引起身体其他部分异常,从而为我们判断疾病提出科学依据。
美国匹兹堡大学研究发现----走路快慢与寿命情况相关,认为可以从走路快慢情况来判断身体健康状况。
他们通过大量数据调查与追踪,那些走路速度在每秒0.8米或者更快的老年人,实际上寿命往往要比平均预期寿命要长很多。
每秒0.8米的速度是什么概念?相当于10分钟左右走完米。
看似平常的动作,实际上需要人体不少部位配合
事实上,走路虽说简单,但要正常完成这一动作,不仅需要骨骼、肌肉、神经系统等完美配合,还需要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参与。
因此,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平时走路速度基本上都是恒定的。
这是因为咱们的身体会帮助我们自动调节,让走路速度适应自身系统的功能。
走路时不同的步态,又代表什么?
1.较为稳定的步行速度缓慢
该类步行缓慢步幅、步宽改变不大,但呈现匀速减慢,步态正常,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反映认知机能衰退。
年轻人大脑活跃、认知功能好,手脚轻便快捷。衰老到一定地步会逐渐出现认知衰退、判断力减退,灵敏性下降,表现为步行缓慢。
2.脚掌先着地的缓慢步态
患者行走变慢,同时与其他人行走脚后跟先着地不同,多数是脚尖先着地。
这一步态多见于中风后患者,因为病变部位压迫神经根,导致相应肌肉的控制精细度下降,出现脚尖先着地,表现为走路时异常。
3.行走过快的帕金森步态
行走过快并且姿势异常的步态,可以仔细辨别一下是不是帕金森步态。
帕金森步态多见于帕金森病人,是比较刻板的步态,具体表现为患者行走启动困难,行走时双下肢自然交替迈步动作消失,躯干前倾、步伐缩小,小幅快速前进,同时因为不能随意骤停或者转向而表现为慌张步态。
4.行走缓慢且小心翼翼的疼痛步态
患者行走缓慢,但是表现为一脚深、一脚浅,并且小心翼翼似不敢行走,这就是疼痛步态。
多见于某侧肢体疼痛,疼痛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可能也有些差异,比如髋关节疼痛的人,躯干就会向负重侧倾斜,患侧肢体外旋,足跟着地很少。
5.走路缓慢且步伐小
走路缓慢且步伐小,脚后跟接触地面、膝盖并不弯曲,多数见于进行性膝盖骨骼退化。
6、行走快速的醉酒步态
患者行走迅速,并且清醒状态下不能走直线,走路时摇晃且容易摔跤。这是小脑共济失调的表现,表明患者可能有脑中风、小脑萎缩等,还需通过CT进一步确诊。
适当提高步速,会更好
要知道,适当加快行走速度,以进一步强化心脏、肌肉、骨骼的机能和配合度,提升身体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
但不建议暴走,以免损伤心脏和骨骼,在正常步速下,稍微增加些许速度即可。
当然了,咱们也不能为了延长寿命,而去刻意提高走路速度。
虽说目前研究只是说明步速与长寿存在一定联系,但并不意味着刻意去快走就一定能长命百岁。
不过话说回来,本身健身走路也是一件不错的锻炼方式,所以没事的时候,不妨可以进行徒个步、遛个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