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好吗 http://m.39.net/pf/a_4325725.html历经百年风雨,迈进第个春秋
伟大的中国共产*
笃行不怠,砥砺前进
回首过往
“请*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久久回荡
再看今朝
北师大人始终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誓言声声,信念坚定
同心向*,奔赴远方
为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推进*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的二十大召开,热烈庆祝建校周年,北京师范大学线上举办“喜迎二十大,青春心向*”第七届学生*员微*课大赛决赛。
参加决赛的北京校区和珠海园区13名学生*员,围绕中国共产*人的初心使命、时代精神与青年责任、讲好中国故事、争做“四有”好老师、赓续红色师范百廿基因等主题,为广大师生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课,展现了中国共产*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艰苦奋斗的百年光辉历程。
经过激烈的角逐和评委的评审,社会学院罗文睿、历史学院许宸睿获得一等奖,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卫民、地理科学学部庄慧敏、马克思主义学院佟瑶、法学院冀雨点获得二等奖,珠海园区乐育书院徐一博、化学学院史然等七名同学获得三等奖。
一等奖获奖学生风采展示
社会学院罗文睿
扎根专业情怀赓续红色血脉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社会学院级本科生罗文睿。去年“七一”正值建*一百周年,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伟大建*精神是中国共产*的精神之源。也正是在那天,我有感而发写下这样几句话:“一朝拾得少年志,只身向北行山间。终生不忘医者任,妙手回春又一年。”这是一名*员走过的90年,也将建*精神具象化在字里行间。一个普通人,如何在自己的人生中践行建*精神呢?今天,我想带着大家拨动时空的转轮,走进这四句诗里面的故事。
20世纪五十年代初,新中国的建设召唤着无数热血青年投身于这一伟大洪流之中。故事的主人公正上中学,每天要走过一段沿着*浦江的路,将上海的富饶繁华尽收眼底。他喜欢国文,家人师长都期待他报考复旦大学中文系,以此划定一条安定悠然的生活轨迹;但他也喜欢读马克思和毛泽东的著作,日复一日接受着共产主义的理想熏陶。报志愿的那天,他看着志愿表久久不语,想着:安稳地留在上海吧!另一个念头却说:你忘了你常生病的母亲吗?你知道中国有多少体弱多病的人们需要救助吗?就这样,在周围人的不理解中,他选择踏上北上学医的火车,命运的轨迹也因此走向不可预知的另一边。毕业那年,他选择响应祖国号召,义无反顾地奔向了千沟万壑的*土高原。在那里,他见到了绕着汤碗的一团团苍蝇,见到了爬满病人皮肤的虱子,见到落后的卫生水平与极高的病亡率;在那里,他一待就是65年,挽救无数生死之交的病人,战胜“流脑”等凶险的传染病,穿过重重崎岖沟壑,走进千百老百姓的家。他也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共*员。直到今天,90岁的他依然坚持每日学习、问诊,指导青年医生,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坚守着*员使命和医护精神。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正是我的爷爷,一位默默无闻、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普通*员。他对我说:“我小时候没有见过山,是理想让我从此生活在群山中。”让我们再次思考这个问题:一个普通人如何发扬建*精神?爷爷用实际行动回答:在价值选择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在职业选择中“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在专业实践中“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在人生的每时每刻都“对*忠诚、不负人民”。爷爷的言传身教也启发着我:如何以青年人的身份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建*精神?于是,我在社会学专业学习中参与社区调研、访谈弱势群体、思考社会治理,也期待能在未来用心系人民的专业情怀扎根于社会的田野中。
其实,像爷爷一样面临选择、但又坚定选择的还有在这里的每一位师大人。“为*育人,为国育才”,学校通过“强师工程”培养着一批批学生扎根基层教育事业,在发挥专业、奉献青春的选择中赓续红色血脉。他们,同样是以青春弘扬建*精神的普通人。习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殷切嘱咐:“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我想,这就是对青年人践行建*精神的最好指引。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在*的百年奋斗征程中,传承建*精神的主人公有革命先辈,有我的爷爷,有北师大人,更有全国无数默默扎根奉献的*员同志,他们将先锋力量注入在历史记忆中、当代建设中、奋斗目标中,让建*精神绝不停留在过去,而是成为我们的现在时、更是持续一生的将来时!
历史学院许宸睿
师大青年与红色电波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是历史学院本科生*员许宸睿。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师大青年与红色电波”的故事。年秋天,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上海,中国共产*的第一座无线电台秘密成立。自此,红色电波刺破长空,将*的声音传向祖国大地。伴随着永不消逝的电波,一代代师大青年始终与祖国同频共振。
革命年代,红色电波递送出瞬息万变的*情,凝聚起英勇斗争的伟力。年,平津战役打响,解放*围困北平。主持华北地下工作的刘仁指挥电台递送出敌*调动、城墙厚度等关键情报。经过耐心筹谋,刘仁甚至对敌*司令傅作义焦虑踱步、咬火柴棍的生活细节都了如指掌。年1月,北平守*抢修机场,企图逃跑。机场位置不明,解放*炮击难以命中。刘仁指挥专人观察炮弹落点,发回坐标,校正弹道。有了电台配合,炮兵如虎添翼,精准封锁了敌*退路,有力地推动了北平和平解放。革命成功的背后,是师大青年的赤胆忠诚。刘仁在师大附中就读时坚定革命信仰,于年革命最低潮时毅然入*,一生不负使命。时光流转,“嘀嗒”的发报声渐渐远去;电波激荡,师大青年仍奋勇向前。
建设年代,红色电波传达出举国振奋的喜讯,昭示着自力更生的勇毅。年4月24号晚,我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乘着“长征一号”运载火箭腾空而起。9点48分,火箭的第三级发动机点火,用强有力的一推将卫星送入轨道,《东方红》乐曲通过电波响彻神州。卫星升空的关键一推,离不开一位叫杨南生的北师大人。年,杨南生从师大附中毕业,立志“此生要为国家做点实事”。学成归国后,他来到戈壁,牵头研制固体火箭发动机。从无到有的研发过程艰难而危险。一次试验中,发动机内填充的火药出现裂纹,众人一筹莫展。杨南生主动请缨,钻进发动机,冒着随时可能发生爆炸的风险,一点点挖出火药,重新填充。通过反复试验,他终于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由于常年奋战在第一线,杨南生右腿患上坐骨神经痛,难以行走。他便骑上一辆破旧自行车,左脚点地、滑行前进,穿梭在戈壁风沙中,他的身影成为一代人记忆中的丰碑。数年艰苦卓绝,终有《东方红》乐曲响彻寰宇,红色电波传遍九州。
步入新时代,红色电波传达出共创未来的呼吁,描绘了自信开放的中国。年,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赛会期间,我与其他9位北师大志愿者在国家速滑馆通信中心值守,用无线电台完成工作调度,架起沟通桥梁。运动员证件失效,我们联系翻译协助沟通;闭环区交接物资,我们呼叫防疫开展消杀;观众遗失物品,我们协调赛事服务现场搜寻……由于场馆人员众多、环境复杂,各类需求千头万绪、各种问题难以预估,只有全天等候、全程坚守,才能确保每一位有需要的人不论何时呼叫,都能第一时间听到一声沉稳的回复——“收到,请讲”。整整一个月,我们坚守幕后,从早到晚传递着“永不消逝的电波”,保障场馆平稳运转。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红色电波永远激荡,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生逢其时,重任在肩,让我们继承百廿师大红色基因,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微*课大赛是我校创新学生*员理论学习和教育方式的重要举措,迄今已连续举办七届。本次微*课比赛以迎接*的二十大为契机,在北京校区、珠海园区同时开展,经学部院系推荐和学生自荐,共收到参赛材料份,学校分阶段、分校区组织初赛、复赛,指导学生*员通过微*课,将*的理论知识与鲜活的事例、生动的语言、真实的情感相结合,不断提升*史学习教育效果,引导广大学生在学习百年*史中感悟初心使命,凝聚前行力量。
-bnuweixin-
来源:*委学生工作部
编辑:岳天舒
责任编辑:姜思宇
投稿/加入我们:xwzx
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