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怎样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每个轻率的结论,都以生命为代价 [复制链接]

1#
点击華人見聞免费订閱每天信息轰炸,也没有掩盖如下昨天这条信息带给我的惊讶:国家卫健委明确,“儿童和孕产妇是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的易感人群”。如果没有记错,到目前为止,我们对新冠病*易感人群的认知,儿童和年轻人属不易感人群。壹这既不是推测,也不是网友逞能。1月22日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说,“目前证据确实显示儿童、年轻人对病*不易感。”其本人近来深陷论文风波,于是很多网友把指责和谩骂指向发言者本人,指责和谩骂是容易的,但情绪容易遮蔽更严重的东西。发言是在1月22日,此前他已经来过武汉。他在新闻发布会上的结论,并不是个人发言。某种程度上说,代表了那时候全国上下对这种未知疾病的认识。传染病防治三大法宝: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十天过去了,环球网最近梳理了各地出现的低龄感染情况,包括北京、上海、广州、贵州等地,最小的贵阳感染者只有一个月大。当时讲话之后,是有专家提出异议的,所有人都可能是易感人群。对啊,既然这个病*是完全未知的,我们怎能轻易下结论?想起一句话:诸葛一生唯谨慎。诸葛亮哪里是聪明,他只是谨慎谨慎再谨慎。贰“易感人群”的变化提醒了我,我努力回忆并梳理了十几天来对病*的认知变化。疫情转折点,是1月21日钟南山院士的那句话:“新冠病*性肺炎明确人传人”。人传人,传播途径是怎样的?初期,我们认为,新冠病*的传播主要通过口沫传播——这是常识,呼吸道疾病的传播,绝大多数通过口沫。口沫传播,口罩就够阻断了。然而1月22日,国家专家组一教授从武汉回京后,感染了。他自己推测应该是眼睑感染,此后,“接触性传播”逐渐被证实。现在我们知道了,手部、衣物等直接接触会感染,电梯、开关、手机等间接接触也会感染。那就不接触。天津对同一商场5例病例的追踪发现,两个营业员,相邻,但没有接触过,感染了。随即有专家证实,气溶胶有可能传播。所谓气溶胶,简单说是烟、雾、尘等空气中小颗粒高密度悬浮。这意味着,中央空调有风险。到了2月1日,粪便中检测出新冠病*,粪口传播成为高风险。2月4日,医院的重症科医生钟鸣证实,病*有可能通过消化道传播。卫生间和下水道·····从1月23日至今,国家卫健委先后发布了五版《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其中提到的传播可能,逐渐增加了呼吸道、接触性、气溶胶、消化道。叁我们的确是在跟病*赛跑。但是,我们在明处,病*在暗处。我们甚至还没有完全认识它。再梳理一下应对的过程。确信人传人,武汉市实行了定点收治。确信口沫传播,全市发布通告,出行要求佩戴口罩,并劝导轻症和疑似病人居家隔离。——如果仅是口沫传播,这的确就够了。确信接触性传播后,武汉市公共场所和社区开始加强对公共空间的消杀。确信消化道传播,公共厕所纳入消杀范围,并尽可能让隔离病人独立使用卫生间。从2月2日起,武汉市启动了大面积集中隔离,从各类患者到密切接触者,都进行分层分类定点隔离。现在回头看,正因为我们不知道,接触会传染,共用卫生间会传染,才会在居家隔离后,出现那么多家族式感染。正因为我们不知道电梯、手机、下水道、中央空调等也会传播,才会出现追溯到大量无缘由的感染。现在我们知道甚至消化道也会感染,才恍然大悟,为什么诊断症状中有一条是“无食欲”。肆有人说,对未知事物的认识,总是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病*没有给我们“逐步”的时间。每一个逐步,都是多少生命的代价。苏格拉底有一句话,我唯一知道的是自己的无知。比脚步更敏捷的是头脑,比头脑更灵敏的应该是嗅觉,比嗅觉更警觉的是我们的警惕性。面对完全未知的事情,我们头脑中那条警戒线,还是太松了。我们当初说:儿童青壮年都不易感。这个病*致死率不高,远低于SARS,轻症自己扛扛就过去了。病*致死主因是病人年高,且有基础性疾病。抗疫仍然艰苦卓绝,如今很多人在反思“脚步”,应对和行动。很少有人反思“头脑”,反思一种普遍性的警惕性。长时间以来,在各个领域,我们都是胜仗打得多,成绩听得多,奇迹看得多,容易养成“轻敌”心态。疫情袭来,这种惯性还在起作用,导致了应对的被动。这不是哪个人,哪个专家,哪个城市的问题,是社会的共同心态。目前“无感染传播”已经证实,也就是说完全没有症状的人,其携带病*也足以让四五个人致病。这个病*到底有几狠?我们必须认识到,它依然有未知的地方。千万不要轻敌了。

版权声明

除特别注明均来源网络。我们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长按识别图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