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怎样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湿邪为病夏季当防湿邪侵入21766 [复制链接]

1#

湿邪为病,夏季当防湿邪侵入


胃口不开,口干口苦,火气大,焦躁不安,大便不通,睡眠不佳.这在中医里都可归于“气阴两虚”症状,尤其是夏季喜吃生冷食物者,更易加重阴虚症状.今天教给您8招滋阴健脾法,让您在这个夏天滋阴气,火气消,胃口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如何健脾吧!


湿为长夏的主气,有内湿、外湿之分。外湿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所致。长夏湿气最盛,故多湿病。内湿是疾病病理变化的产物,多因嗜酒成癖或过食生冷,导致脾阳失运,湿自内生。


认为,湿为阴邪,好伤人阳气,尤其是脾阳。由于脾脏喜燥而恶湿,一旦受损,则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气机不畅。具体表现为消化吸收功能低下,临床可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口淡无味、胸闷想吐、大便稀溏,以及水肿等病症。


湿邪性质和致病


(1)湿性重浊:湿邪犯表,则令人头重身困,四肢酸楚;若湿滞经络,流注关节,则关节酸痛、沉重、活动不利,痛处不移;若湿流下焦,则小便混浊、不利,大便溏泄,或下利脓血,甚至妇人带下黏稠腥秽等。 普及健康知识


(2)湿性黏滞:


这一特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湿病症状多黏腻不爽,如患者表现为小便不畅,大便黏滞不爽等;二是反映在病程上,迁延时日,缠绵难愈,如病、湿温病。


(3)湿为阴邪,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邪黏滞,留滞于脏腑经络,常常阻遏气机,使气机升降无能,出现胸脘痞闷、小便短涩、大便溏而不爽等症状。 普及健康知识


夏季当防湿邪侵


对于湿,现代科学用湿度来表示,是指空气中的含水量和物体潮湿的程度。一般来说,对人体适宜的湿度是40%~60%,当气温高于25℃时,适宜的相关湿度为30%。秋天,天气凉爽,湿度适中,人会精神倍增;而夏季三伏时节,由于高温、低压、高湿度的作用,人体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后不易被蒸发掉,因而会使人烦躁、疲倦、食欲不振,甚至易引发胃肠炎、痢疾等病症。鉴于此,夏季防湿当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饮食原则易清淡:中医营养学认为,长夏的饮食原则易清淡,少油腻,要以温食为主,应 温暖,不令大饱,时时进之 其于肥腻当戒 。也就是说,长夏的饮食要稍热一点,不要太寒凉;亦不要吃的大多,但在次数上可稍多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可多食用冬瓜、芽、小白菜、之类的清热食物以及薏苡仁、芡实和赤小豆等膳食。 普及健康知识


(2)居住环境忌潮湿:防止湿邪侵袭,在居住环境上就要切忌潮湿。中医认为 湿伤肉 ,即感受湿邪易损伤人体肌肉,如常见的风湿等症。因此,在长夏居室一定要做到通风、防潮、隔热,如果室内过于潮湿,空气污浊,不仅家具、衣物发霉和长毛而损坏,还能损伤人体阳气。有些国家对儿童风湿病的研究证明,50%以上的患儿,是由于住在潮湿的屋内而引起的。 3721健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