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怎样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专家访谈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中医治疗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立足北京服务全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导语:

据相关数据显示,

我国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

多发抽动症发病和人群的适龄人口约达到3.5亿多人次,

发病率在5%到10%左右,

其中,大约有万到万左右患者为儿童,

月36万发病患儿/每年,

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那么,在临床上,抽动症患儿都有什么表现呢?阮氏针灸第九代传人,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针灸学硕士朱奇医生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1、面部抽动表现

患儿常常会出现怪异表情,如眨眼、皱眉、伸舌头、咧嘴等怪相。

2、颈部抽动表现

患儿的颈部肌肉异常,常常出现的表现特征有,摇头、耸肩以及挺脖子等动作。

3、患儿躯干抽动表现

患儿躯干的抽动表现常常以扭腰、吸、鼓肚子、挺胸等动作出现。

4、患儿四肢抽动表现

患儿的上肢抽动表现常以甩手、扭胳膊、搓手等;下肢常以垫脚、抖腿、或是走路步态异常等情况出现。

5、咽喉抽动表现

患儿常常发出“吭吭”声、干咳、随地吐痰等,有时可能还会出现不自主骂人的情况出现。

朱奇医生在采访中说:

多发性抽动症己成为儿童的一种常见病,

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学习及心理发展。

长期以来,西医对多发性抽动症的治疗,

多釆用氟哌啶醇、泰必利等药物,

虽有一定疗效,但复发率偏高,

长期用药,副作用明显。

中医药治疗该病,显示出独特优势。

随着当前我国家庭成员结构的改变,

生活节奏的快速变化,

儿童心理承受压力加重,

抽动障碍的患病率呈增加趋势。

西药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但复发率高,

副作用大,长期治疗,难以为续。

中药治疗在扶正祛邪总原则的指导下,

根据不同阶段的证候分别辨治,

显示了明显的优势。

朱奇医生说了一个病例:

有位频繁眨眼的小学生,频繁到每分钟5-6次,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几个月前,萧山的茹老师带着这个学生来治疗,一位成绩优异的学生得了上述症状。

据说以前一直眼部小动作,疫情期间上网课后加剧,小患者本人异常难受,主动要求父母寻求帮助。去了眼科,怀疑是结膜炎,滴眼药水没有效果。

朱医生见到小患者时,一诊舌脉,心里就有数了,但看这频繁的程度,想着2个月左右能好转,3-4个月基本康复,又怕患者不配合,因为眼周穴位需患者配合才便于治疗。

好在小患者异常配合,十来岁的小朋友坚持不动,连哼哼唧唧都很少。再配合健脾胃、抑肝风、养心神的中药,效果好到出乎意料,目前针灸了6次,抽动症状已基本消失,整体明显好转。

针灸专家

朱奇

全国名老中医阮少南教授外孙,阮氏针灸第九代传人,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针灸学硕士。自幼耳濡目染,随诊阮老近二十年,临床经验丰富、针刺手法纯熟。通读《*帝内经》、《伤寒》、《金匮》等医学经典古籍,循古而不泥古,擅长针药并用治疗内外妇儿等科。

内:失眠、免疫力低下、感冒、头痛、胃痛、纳谷不香、便秘泄泻、脂肪肝、胆囊炎、过敏性鼻炎、皮炎、甲状腺结节、前列腺增生、面部暗沉褐斑等;

外:面瘫、三叉神经痛、颈腰椎病、肩膝关节痛、坐骨神经痛等;

妇: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多囊卵巢、子宫内膜异位、更年期综合征、附件炎、怀孕困难等;

儿:近视、多动抽动、注意力不集中、发育异常等。

且涉足中医美容养生领域研究,推出“中医辨证穴位埋线减肥疗法”,在《浙江中医药杂志》上发表论文阐述机理,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明每位肥胖者的体质和致肥主因,因人定穴,疗效显著。

门诊时间:周二、周四全天,周日下午

粉丝公益福利1

方回春堂拱宸桥馆(桥弄街1号)

将送出6位朱医生义诊号

您可以在文末留言“抢号”二字抢号

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祝您生活幸福、事业进步、人生圆满

粉丝公益福利2

文末只要抢号或留言

凭留言截图至拱宸桥馆大堂经理处

领取方回春堂养生台历一本哦

方回春堂

02

03

04

05

滑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