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
为什么腰椎手术需要进行术后康复?
腰背部肌肉是维持腰椎稳定的重要结构之一,而下肢肌肉是促使下肢活动的动力来源。术后长期的卧床使腰背部和下肢肌肉缺乏活动,用进废退,腰背部和下肢肌肉出现废用性萎缩,从而导致腰背部及下肢肌肉无力,使患者脊柱不稳,无法支撑身体、步行。并且术后康复的功能锻炼能够快速恢复身体运动机能,减少并发症,保证手术治疗效果。远期来看还能延缓腰椎劳损退变的进程,有效预防急慢性腰部损伤和腰痛的发生。(下图均源自网络,如涉及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
腰椎手术康复锻炼的时机
腰部手术的康复,应该从手术前就开始了,术前了解学习必要的康复知识,练习康复动作,术后的康复训练则应该从手术后麻醉复苏后一直贯穿至身体机能的完全复原。只有尽早的康复介入,才可以充分保障手术的治疗效果,最大限度的缩短恢复时间。注意!正规的康复训练需要经由手术医生及康复医生和康复师共同制定计划,指导施行。
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康复内容
术前阶段
宣教:☉腰椎间盘的解剖生物力学;☉教会患者正确移动身体的方法;☉损伤机制;☉预防腰椎前凸消失的正确坐姿☉减轻疼痛的坐姿☉手术过程的宣教。
术后第1阶段(1-2周)
目标:坐姿20分钟,助行器保护离床活动
疼痛管理,合理的床上翻身
床上髋、膝、踝的非负重功能锻炼(如图)
术后第2阶段(3-4周)
目标:坐姿40-60分钟,助行器保护步行10分钟
疼痛管理,做垫上的轻度腹肌练
康复踏车、肢体伸展练习
术后第3阶段(第5-6周)
目标:保护性活动
减轻疼痛向心化症状;
通过运动腹横肌进行腹肌功能锻炼;
改善神经活动度;
独立立完成家庭训练计划;
注意事项:
避免长时间坐姿、开车(20分钟)或屈曲体位
避免抬举或搬运重物(4.5kg)
避免乘飞机
避免对脊柱反复增加负荷的运动(即慢跑),和(或)腰椎负荷下反复屈曲
在此阶段避免任何体育运动
治疗措施:
相对休息——步行,不负重自行车
软组织活动/关节活动
指导坐姿,避免长时间弯腰
止痛措施(超声,经皮电神经刺激,冰敷)
腰椎稳定性训练,先从不负重体位开始(仰卧位或俯卧位)(如图)
神经活动[坐骨神经和(或)股神经](如图拉伸坐骨神经)
晋级标准:
患者已掌握正确的坐姿、移动身体的方法及减轻疼痛的体位
患者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的损伤机制
患者已掌握在脊柱非负重体位进行腹肌稳定训练的基本原理
术后第四阶段:(第6-10周)
目标:中立稳定性训练
增强患者对负荷体位(坐位、站立和行走)的耐受力
延长症状外周化的间歇期和(或)降低疼痛的频度和程度
提高肌力(如果存在肌无力)
掌握正确的蹲坐姿势
在非负荷腰椎稳定训练中达到很好的腰椎节段控制和本体感觉
改善引起症状的肌力失衡状况
恢复腰椎活动范围
注意事项:
避免长时间坐位/驾驶或弯腰姿势
避免反复增加脊柱负荷的运动(慢跑)
治疗措施:
继续进行使症状向心化的反复运动
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蹲坐姿势(从手膝支撑开始逐渐过渡到站立)
非辅助性脊柱稳定性训练(即手膝支撑)过程中用语言和手势提示
确定引起症状的肌肉失衡(Sahrmann介绍的运动失衡原则)
用于改善腰椎受限节段活动范围的手法
开始非负荷腰椎主动活动范围练习(每次均以伸展腰部结束练习)
继续进行仰卧、俯卧及手膝支撑中立位(如图)
站立位冠状面上、下肢等张力量训练,维持腰椎中立位
止痛措施(超声,经皮电神经刺激,冰敷)
有氧运动
晋级标准:
腰椎主动活动范围正常
已掌握正确的蹲坐姿势
下肢肌力恢复4/5
手膝支撑和站立位稳定性练习时能够维持腰椎中立位术后第5阶段:(第10-14周)
目标:动态稳定
患者无痛地完成站立位各个平面上的腰椎活动
患者能无痛完成动态稳定训练
患者下肢肌力完全恢复(5/5)
患者很好地完成弯腰、举重和其他腰椎对角线平面的活动
导致患者症状的肌力失衡得到改善
注意事项:
避免加重症状
治疗措施:
开展动态稳定训练
确定引起症状的肌肉失衡(Sahrmann介绍的运动失衡原则)
用于改善腰椎受限节段活动范围的手法
开始腰椎负重主动活动范围练习(每次均以引起症状向心化的动作结束练习)
继续进行仰卧俯卧及手膝支撑中立位稳定性练习
站立位冠状面上、下肢等张力量训练,维持腰椎中立位,从稳定面上运动开始,进展到不稳定面上运动
进一步开展有氧运动
晋级标准:
站立位腰椎无痛性主动活动范围正常
患者能无痛完成动态稳定训练(身体力学机制正确)
下肢肌力恢复正常(5/5)
患者没有下肢神经牵拉体征
双下肢灵活性正常第6阶段:(第14-18周)
目标:专项运动训练
使患者能无痛重返之前的体育运动
使患者能正确完成功能性或体育活动,以便尽量减少腰椎活动
使患者知道如何正确地过渡到重返体育运动
注意事项:
避免引起症状加重的体育运动
治疗措施:
进行专项体育训练
继续进行动态稳定训练
进一步开展心血管功能训练
进一步开展四肢力量训练
恢复体育运动的标准:
能无痛进行专项体育运动
在进行专项体育运动时,患者表现出良好的身体力学机制根据患者的病情,肖主任制定了一套适合该患者的康复方案:
在相应部位锻炼的基础上,加上推拿手法,缓解肌肉紧张,避免肌肉疲劳。经过积极的康复训练,大约6周左右患者已经可以下地行走,完全自主的在无轮椅、拐杖的外力辅助医院进行康复锻炼。医院的康复治疗后,肖主任嘱:
1、继续院内所学的锻炼内容,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实施,运动量循序渐进,注意各运动间的间歇,避免腰部疲劳;2、采取正确姿势搬、提物品(如图);3、防止腰部损伤;4、加强营养,保持良好心态;5、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来源:医院康复医学科兼气功推拿科主任肖京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