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怎样治疗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因全身长满刺,常被忽视,殊不知用途广泛,
TUhjnbcbe - 2025/8/3 17:21:00
北京治疗白癜风那好 http://pf.39.net/bdfyy/bdfzj/

摘要:这种植物,因全身长满刺,常被忽视,殊不知用途广泛,经济价值极高,若你家乡有,要珍惜,别破坏

皂角树,很多地方都有,让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它身上的尖刺了,从树干到树枝到处都长满了,令人望而却步。小时候什么树都敢爬,唯一没征服的就是皂角树了,不但没敢爬,而且每次到它树下还得小心翼翼的,生怕被那恐怖的长刺刺穿了脚底。

每到树上的皂角荚成熟饱满后,小伙伴们就会拿石头轻轻地砸开皂荚,取出一颗颗的种子,再把种子的硬皮剥开,这时候就会看到里面有一层半透明、硅胶状的胶质膜包裹着嫩绿的胚芽,我们把这层胶质膜叫做皂角米。

吃皂角米,还得把胚芽去掉,然后在水里清洗一下就可以放进嘴里了。实际上,皂角米除了有点清香外,再没有别的味道,不过嚼在嘴里很有弹性,Q弹的感觉,很有趣。在以前缺少零食的年代,聊胜于无吧。

吃完皂角米,砸坏的皂荚也别扔,把一堆烂乎乎的皂荚放到脸盆里,舀上半盆水,用手使劲搅拌一会,会出来很多的泡沫,滑滑的,就像放了很多肥皂液一样。然后把皂荚捞出来,用这水洗衣服,去污很好,还天然无刺激,不含磷。

以前的人们用皂角洗衣服,洗头发,几乎每个村里至少有一棵皂角树。只是没有想到的是,小时候用以消遣的吃物竟是一味极好的医药食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荚、子、刺均可入药,有祛痰通窍、消食开胃、镇咳利尿、消肿排脓的功效。还被用于各种保健品、化妆品及洗涤用品的天然原料,尤其皂荚刺内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关于其药用价值,翻阅古籍本草得知:皂荚,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说:“如猪牙者良。”《本草经集注》又记载“今处处有之,长尺二者良。”《新修本草》又说:“此物有三种,猪牙皂荚最下,其形曲戾薄恶,全无滋润,洗垢亦不去。其尺二寸者,粗大长虚而无润,若长六七寸,圆厚节促直者,皮薄多肉,味浓大好。”

由此可见,唐之前,皂荚有大、中、小三种不同规格,但是究竟哪一种规格者为佳也存在争议。宋《本草图经》中说:“今医家作疏风气丸、煎,多用长皂荚;治齿及取积药,多用猪牙皂荚。所用虽殊,大抵性味不相远。”清《本经逢原》中又讲:“大小二皂所治稍有不同,用治风痰,牙皂最胜;若治湿痰,大皂力优。”苏颂、张璐认为猪牙皂与大皂荚两者功效稍有区别。

现今,已经将两者分别清晰,猪牙皂为干燥不育果实,大皂角为干燥成熟果实,两者均具有祛痰开窍,散结消肿的功用,一般只少量入丸散使用,不入煎剂。

历史上,东汉时期张仲景较早将皂荚运用于临床治病。他在《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章节中记载说“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皂荚八两(刮去皮,用酥炙)右一味,末之,蜜丸梧子大,以枣膏和汤取三丸,日三夜一服”。

或许在很早以前,古人就有发现皂荚的毒副作用,大量皂荚会产生胃肠粘膜的刺激性损伤,腐蚀胃粘膜,产生溶血和其它组织细胞毒作用,此外,不可忽视的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可导致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古人虽未曾知晓其中的道理,但在使用过程中也不断摸索减毒增效的方法,张仲景显然是吸收了当时社会的这种经验,以蜂蜜、大枣来减低皂荚对胃肠粘膜的刺激。

假以古人理论来解读可能也便有很多解释。譬如,可以解读为皂荚辛、咸,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蜂蜜甘,平,可润燥、解毒;大枣甘,温,归脾、胃经,可健脾;蜜、枣甘润以解皂荚之大燥之性,走肺入脾与皂荚趋向一致,所以仲景皂荚丸在今天看来也近乎堪称完美之作。

据报道,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与香港理工大学研究发现,皂荚浓缩液具有一定的抗癌特性,可以有效抑制肝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癌症的癌细胞生长。一直以来,皂荚在历史上的应用便以化“痰”为著名,按照传统的观点,痰有无形与无形之分,皂荚即可用于有形之咯痰也可用于无形之风痰。痰瘀相夹是癌症形成的一个较常见的病理机制,这就为皂荚用于癌症提供了一种传统理论上的假说。

以实践经验分析,除痰可有化痰、消痰、涤痰等效力不同,就皂荚之破利之势来讲,当归属涤荡之品了。

研究发现,无论是大皂角提取物还是猪牙皂提取物对肝癌细胞都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继往开来,推陈出新,这恐怕是仲景先生等前贤所未曾想到的。此外,皂荚也用于洗涤衣物,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曾描述说“肥皂荚捣烂和白面及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腻润”。皂荚甙形成的泡沫稳定性良好,对眼睛,皮肤没有刺激作用,是一种优良的表面活性剂。

皂角刺是皂荚树的干燥棘刺,现今在临床中较为常用。苏颂说:米醋熬嫩刺作煎,涂疮癣有奇效。时珍曰:治痈肿妒乳,风疠恶疮,胎衣不下,杀虫。《本草蒙筌》载“皂角刺,乃载外科圣药,治溃疡直达溃处成功”。《医学入门》言:“皂刺,凡痈疽未破者,能开窍;已破者能引药达疮所,乃诸恶疮癣及疠风要药也。”经验记载中,皂角刺总以消肿排脓,托毒杀虫为用。

其临床应用颇为广泛,诸如肺脓肿痈脓期、乳腺增生、面部神经麻痹、重症座疮、尖锐湿疣、坐骨神经痛、不孕症等等均有报道。现代研究证明具皂角刺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抗过敏、抗凝血、抗肝纤维化、免疫调节和抗癌等作用,可用于消炎、镇痛及癌症的治疗,也是抗癌中草药之一。

而今,我国特有种皂荚群体处于濒危状态,而美国哈佛大学于年发表栽培种注册中,美国皂荚被列入重点树木之一。如果不加以合理保护,也许未来的皂荚需要进口,这并非危言耸听。

1
查看完整版本: 因全身长满刺,常被忽视,殊不知用途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