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快到三伏天,一年一度冬病夏治的最好时机又开始了。医院石学敏院士专家团队马春燕和李萍两位主任将根据患者不同病症体质,拟订不同处方给予三伏贴治疗,用她们的独门秘方为大家治疗。
马主任说,“冬季怕冷是三伏天不注意饮食起居,使寒气入侵肌体不能排除。我们今年冬病夏治特别推出了隔姜灸,用生姜加艾草做温灸驱除体内温寒之邪,再加用三伏贴使人体在冬季阳气充足。”
隔
姜
灸
隔姜灸,是以姜片隔在皮肤和艾条之间施灸的一种方法。隔姜灸在古代应用很广,特别适合调理阳气不足引起的许多疾病。
生姜归肺脾胃经,本身就是散寒的利器,把精选的大老姜切成薄片,贴在相应的穴位上,点燃艾条温灸,可促进气血运行,疏通经络,调理养身。
马春燕
主任医师
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暨天津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从医40年,很好的传承石学敏教授的治疗手法及治疗理论,擅长中风病(脑梗塞、脑出血)、中风后遗症、神经系统病变、骨关节病、面瘫、面肌痉挛、前列腺疾病等的治疗。
副主任医师,在天津中医院针灸部工作近40年,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师承石学敏院士的针灸理论及手法量学,擅长针灸治疗中风、脑梗塞、脑出血后遗症、面瘫、三叉神经痛、眩晕、头痛、失眠、坐骨神经痛、颈椎病、腰椎病等。
李萍
副主任医师
冬病夏治适应症
1、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
2、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腹痛、腹泻、腹胀、消化不良、厌食
3、骨关节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慢性颈腰痛、肩周炎、颈椎病等;
4、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宫寒不孕等;
5、亚健康调理(中医治未病):免疫功能低下、阳虚体质、四肢不温、亚健康状态等。
注意事项
1、成人贴敷2小时,儿童0.5-2小时,根据个人体质的耐受能力,贴敷时间可作适当调整。
2、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瘙痒灼热感均为正常反应,不影响治疗。
3、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应取下药膏,禁止抓挠,不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如出现水泡,为防止感染,一定不要搔破,少量小水泡可等待其自行吸收,大水泡可用碘伏消*针头刺破抽液,再涂擦美宝烧伤膏即可。宜暴露,避免覆盖患处。
4、贴敷期间忌烟酒、生冷、辛辣、油炸,禁食海鲜、羊肉、蘑菇、豆类易发物,以及牛肉、鸭肉、鹅肉、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以免影响调理效果。
5、夏季气候炎热,衣着宜凉爽,贴敷后不要剧烈运动,避免过多出汗,影响敷贴粘着性。
6、隔姜灸后,暂避风吹,以衣物或干毛巾覆之,轻轻按揉,使穴孔闭合,以利恢复。
温馨提示
在这38天时间里请大家不要喝冰镇一类的水、饮料和食物哦!冬天之所以怕冷、脚凉都是三伏天不注意导致,要想使体内的寒气排出,请大家坚持在伏天喝热水、姜枣茶和常温水,把体内常年深入骨隨的寒气逼出来。
三伏时间表
初伏:7月13日-7月22日中伏:7月23日-8月1日闰中伏:8月2日-8月11日末伏:8月12日-8月21日
生姜+艾草,冬病夏治“重拳”出击
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预约哦!
预约
-/
地点:长兴县雉城街道图影大道号医院康复大厅
医院
长按识别